澤爸與親子天下合作的專欄文章-第四篇今天被刊登啦!
主題是「你會處罰孩子嗎?」
很高興得到許多熱烈的回響。
看到親子天下粉絲團上面的許多留言,
很開心每個父母對於怎麼樣教養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。
我會有這樣想法的轉念,
是因為有一次打了孩子之後的領悟。
我當時心裡想....
「打人」我們都知道是不好的,
孩子打人了,我們也會教他「不可以打人喔」
但是為什麼「父母打孩子」就是對的?
只為了可以讓孩子可以記住?記住什麼?
記住那個「錯」?還是記住那個「痛」?
不過孩子往往只記住了「痛」而忘記了「錯」
如果為了要記住那個「錯」。
但是一定要用「痛」的方式嗎?
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?
於是我試了很多種的方式。
試著去找適合自己跟孩子的方式。
不打孩子,不代表會放縱孩子。
不打孩子,不代表會寵溺孩子。
不打孩子,不代表只會好好地講道理。
孩子一犯錯,我會立刻對孩子嚴厲。
孩子一打人,我會立刻抓住他的手。
孩子一調皮,我會立刻板起臉孔。
孩子亂發脾氣,我會立刻把他抓到房間去陪他鬧完。
孩子不注意安全,我會用非常兇的語氣告誡他。
很多時候,不需要打。
你的表情、你的語氣、你的語調,
孩子就會接受到父母的訊息了。
不同的程度,他會知道他做了什麼程度的錯。
不是只有講道理這麼簡單。
講道理的目的,只是要告訴孩子為什麼
以及再遇到時該怎麼做。
那~就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以及後果囉
但是,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之下所進行的。
只要是危機到身心及健康的安全,父母都一定要介入。
但如果...
孩子不想要負責的時候,我會壓著他。
孩子不想要面對的時候,我會陪著他。
而...
孩子踏出第一步,我會鼓勵他,
孩子勇敢做到了,我會讚美他。
孩子不再犯錯了,我會抱抱他。
讓孩子知道,
你「錯」了沒關係,
但是要記住你的「錯」,
然後不再犯同樣的「錯」
而不是只記得毫無關聯性的「痛」。
試著自己回想,
你記得爸媽打你的畫面,
但是你記得你是為何而被打的嗎?
如果真的要用「打」的來處罰孩子,
那這個「打」一定要很少很少,
孩子犯了很大很大的錯才可以使用,
因為稀有,才有價值。
如果什麼事都打,
孩子只會變得油條與無所謂,
下次只能用「更痛的打」,
孩子才會有感覺
所以~還是別用了吧!
每個父母都是有了孩子之後,
才開始學怎麼當一個父母。
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
要一次又一次的調整。
找出自己跟每一個孩子的溝通跟教養方式。
與大家共勉之~
-----
澤爸的Blog: http://mewewei.pixnet.net/blog
親子天下文章: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6202